信息来源:信阳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发布者: 阅读次数:
9月16日上午,秋阳正好,稻浪翻滚。信阳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主动对接农业生产需求,牵头组织信阳市农业农村局、信阳市农业科学院、信阳师范大学、信阳农林学院四方专家团队,赴罗山县子路镇问津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优质水稻生产专项考察与科技服务活动,为合作社秋粮丰收保驾护航。
抵达合作社后,专家团队直奔水稻种植基地,深入地块开展细致考察。信阳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史洪中教授俯身拨开沉甸甸的稻穗,仔细观察籽粒饱满度、成熟进度,对合作社采用绿肥育田、秸秆还田、水旱轮作、生态防控病虫等系列技术表示肯定。建议合作社总结相关技术方案,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同时关注相关科研平台建设。信阳市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宋世枝研究员指出,当前水稻已陆续进入成熟收获期,应时刻关注天气预报,适时收割、及时烘干,确保颗粒归仓、安全储存。
在生产车间,相关专家考察了水稻烘干设备、稻草综合利用设备、收割机运营管理情况。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相关领域专家结合当前农业生产实际与水稻产业发展趋势,提出系统性优化建议。针对合作社生产运营环节,专家建议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利用植保无人机、物联网监测等技术,降低人工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同时强化品牌建设,优化农业场景,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
此次活动是信阳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搭建 “产学研用” 联动平台的生动实践。协会理事长史洪中表示,下一步将持续针对信阳优质稻米、弱筋小麦、茶叶、油茶、畜禽、水产六大主导产业,花生、油菜、红薯、蔬菜、食用菌、中药材六大特色产业,引导涉农企业开展品种优质化、种养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绿色化、经营产业化、营销品牌化,推动农业技术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助力区域农业产业升级。常态化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把科技服务送到企业和农户身边,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更多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