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信阳农林学院科技处 史洪中 发布者: 阅读次数:
8月28日至9月2日,信阳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信阳农林学院药学院和河南省中药材产业服务团、“科技副总”等多位专家,先后赴河南润辉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河南牛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光山县海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李氏本草药业有限公司,开展中药材生产实地考察及科技服务活动。
在河南润辉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900亩林下种植基地,专家们实地查看了黄精、苍术、地锦草、花椒生长情况后认为,8月份以来,信阳地区气温持续偏高,降雨量明显不足,中药材整体长势虽较为稳定,但仍存在植株生长缓慢和病虫为害等现象。专家们建议在现有基础上逐步推广滴灌技术,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出病虫害生态防控技术方案,增强中药材抗逆性和品质稳定性。专家们表示,河南润辉生态农业在林下种植方面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路子,未来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规模,并加强与科研院校的技术合作,不断提升中药材的标准化和规模化水平。
在河南牛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家们仔细查看了牛至精油提取设备,提出了升级改造建议。在牛至种植基地,专家们就牛至种子采收技术和公司负责人熊念兵交换了意见。
在光山县海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家重点考察艾草、菊花、金银花种植基地及深加工车间。结合其“党支部 + 合作社 + 基地”模式,专家就艾草采收期烘干工艺和企业标准制定、菊花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给出建议,推动与三九药业订单生产的品质保障体系建设。针对土壤保水和病虫为害问题,专家提出推广“水肥一体化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预计可实现亩均节本增效350元以上。
专家们还调研了河南李氏本草药业有限公司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情况,专家组成员、信阳农林学院药学院驻公司“科技副总”孙万慧正高级实验师表示,将围绕道地药材品种选育、水肥运筹规律和生态种植范式研究、产地加工标准制定等方面开展工作。
此次协同考察形成多项技术共识:推广林下仿野生种植技术,规范黄精、苍术、牛至等中药材采收流程;制定艾草加工企业标准。信阳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表示,将联合省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和“科技副总”,建立长效指导机制,助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